夏冰 发表于 2012-8-4 15:21:25

向物联网医院进发-无锡人民医院显得时髦而现代

  身处江南文化名城,无锡市人民医院显得时髦而现代。作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物联网医院,“依托信息化、建设数字化、促进现代化”的建设理念使之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杆。  
  打造物联网立体网络
  什么是物联网医院?就是基于特定的终端,以有线或无线为接入和感知手段,实现仪器设备、药品、输液、卫材等物品到物品、物品到人的联网。通过物品的感知,满足医护人员正确和实时地实现对病人诊疗、远程数据采集和测量、远程诊断等信息化需求。这就是物联网医院的写照。通过物联网的部署,医院可以对物品信息全面感知、实时传递及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诊疗过程更加安全便捷。
  无锡市人民医院就是这样一家医院。550台无线手持终端(EDA)、170多个条码枪及420多台读卡机,将无锡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拓展为一个立体空间,目前,医院实现了“有线+无线,空中到地面”的立体网络。医院门诊大厅、科室与诊室门口、病历和专家名片上印制二维码,患者可以随时知晓医院、科室、专家信息及健康保健知识;未来,患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实现预约挂号、候诊提示、第三方评价等。
  “搞错病人、把手术器械落在病人的肚子里、把老年痴呆症病人弄丢⋯⋯”美国CNN曾发布过十大医疗失误。如何应对这些医疗失误?无锡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喻认为:“医院恰恰可以通过物联网建设对数据进行处理,减少医疗失误。医学物联网=移动+感知+健康,通过清晰的流程和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条形码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这类差错。”
  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除了病历卡之外,还会得到一个带有条形码的腕带,医生手持EDA只要对准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EDA就会自动地与医院的后台信息系统无线连接,屏幕显示病人医嘱执行情况和病人生命体征各种情况。信息匹配后,医生才会进行下一步工作。“护士手持EDA与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协调操作,实现了药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各类医嘱和各种体征的实时记录。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前,通过高效准确的条码管理可以使药物实现单剂量独立包装及自动分餐配送,护士使用无线移动终端,经过病人腕带条码与药物条码的双重核对,保证了病人在方便快捷的流程下接受最安全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服务。”刘喻介绍说。
  信息化建设有方
  2012年,无锡市人民医院日均门诊人数达到7000~8000人,每日有近700人使用“预存诊疗、一次付费”的就医新模式,付费达到门诊收入的9%。即便这样的就诊量,在无锡市人民医院也看不到拥挤的挂号排队情况。就诊病人手持一卡通,既可以在门诊大厅挂号又可直接到各科室挂号。分诊排队叫号、电子显示屏、呼叫终端等数字化管理使就诊、收费、取药流程变得人性化和智能化。
  “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完善,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很多方便。”刘喻坦言,“现在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医院的整体运行情况就尽收眼底,使得医院管理决策更科学、更有效率。”
  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高层管理者的直接推动,刘喻深谙其道。刘喻认为:“信息化务必咨询先行,咨询是信息中心主任工作的起点。”
  在实际的工作中,刘喻会邀请院外专家与院领导交流沟通,让院领导全面完整地收集信息并加以判断。借助专家的力量取得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刘喻将之称为“伪军”理论,这样的方法使他与领导的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刘喻认为,信息中心主任要懂业务,要与各科室进行良好的沟通,他的好法子就是发展各科室的信息员,挖掘医护人员对IT的热爱感,培养起他们的信息化意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物联网医院进发-无锡人民医院显得时髦而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