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排队 各大医院出奇招
随着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迅猛,医院为满足广大医疗患者的需求,特别重视医院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自助服务设备-排队机被各大医院所采用。 医院来多少病人就要看多少病人的做法,看似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实际上伤害很大,是非常不合理的。进入诊室的患者不可能得到充足的接诊时间,医生更是时刻处于满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误诊、漏诊在所难免。医患之间没有必要的沟通时间,是形成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按国际医疗界的规律,一个医生看一个病人不能少于10-15分钟,一个医生一上午只能看17-25个病人。如果照这样算,大部分患者都会被拒之门外。所以,我国大医院目前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为了保障门诊的基本医疗质量和安全,有的医生的最大接诊能力实行了适当的限号。如果一个教授一上午的负荷量是30个病人,一清早挂牌的时候,就显示,还剩余30个号,挂一个少一个,挂满30个这个教授的号就会停掉,跟电影院买票一样。这个医院没号了,就到别的医院去。
通过“分时段”预约和适当限号,客观上可以起到引导老百姓理性就医的作用。分了时段,每个时段的病人数量相对固定,就留给了医生和病人相对充足的时间,对确保就诊质量是大有好处的。到那时候,医院就真的不存在排长队的问题了。
有的医院已推行诊疗一卡通了,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很多患者并没有真正充值使用。比如一位患者就医,办了卡,充上值,在诊室,医生刷一下卡,就开好了处方收完了费,病人直接到药房取药就行,不用又跑到缴费窗口,又是排队又是钱,完了再去药房。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患者办卡后不愿意充值。事实上,患者如果不同意医生开的检查和药品,充了值之后同样可以拒绝支付;“一卡通”充的值,也是随时可以退的。“一卡通”是永久性的,你这次看完病,留着,下次来,还是只要刷一下卡,你的基本情况就都出来了,之前得过什么病,用过什么药,医生都能看到。现在多数患者没有这个意识,当天看完病,卡就扔了,下一次又办一张,浪费不说,更重要的是很难再找到上次就诊的重要信息了,实在可惜。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哈。 看来只要能帮到看的人就行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