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电子屏显示全力为农服务
俗话说,农民靠天吃饭。气象服务对于农民而言至关重要。近年来全市的“三农”气象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无疑是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昆明市气象局开展精细化预报,预报时次从24小时一次缩短至每3小时一次,预报内容包括天气现象、降水量、温度和风向风力,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如此精细化的气象预报为市民提供针对性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市民赵兰芬对每天收到的气象短信赞不绝口,她说:“每天通过短信不但可以看到气温变化,还有增减衣物的温馨提示,很贴心。”目前,全市正在进一步推进“为农”服务,加强气象预报和监测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建立健全预警预报、群测群防的山洪灾害防治应急体系。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昆明市气象局把气象综合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预警大喇叭和“气象信息绿色通道”建设作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强力推进。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建成气象公共信息电子显示屏923块。气象公共信息电子显示屏涵盖了63个乡镇、578个行政村、193个自然村。建成了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村1200套综合气象信息预警大喇叭系统。在全市开通“气象信息绿色通道”,气象手机短信订制率达55万人。
努力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拓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定量化水平,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记者刘晓 通讯员刘国萍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