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新的发展方向:柔软触感型
本帖最后由 云龙九现 于 2012-9-8 22:14 编辑最近又回顾了一遍《机器人瓦力》,依然感觉不错。有网友评论说是个传统的爱情故事,像是那种小裁缝和公主的童话一样。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不过另一种形容也同样适用:瓦力代表了传统工业时代的产品设计,实用、粗糙,更关注功能;而伊娃则更像是信息时代的设计———特别是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风格。
的确,在设计伊娃这个人物的时候,《机器人瓦力》的剧组得到了苹果公司的帮助。光滑的表面,在表面下透出的温润光线,还有可以随意组合的功能等等,总能在MacBook Pro笔记本或者iPhone上找到些影子。
苹果公司将多点触摸屏幕引入智能手机的设计,引发的换代热潮至今不衰。在随后的几代产品当中,对设计的追求甚至可以用“变本加厉”来形容,以至于有人对iPhone4产生了这样的抱怨:iPhone4两面都一样硬一样光滑,握在手里的时候没办法判断哪面才是正面。
这当然可以当作一个笑话看,但是现在的触摸屏的确没有提供更真实的反馈。如果我们不盯着屏幕,就没办法判断自己的某次点击是否真的有效。和已经用了上百年的键盘相比,触摸屏还是让人感觉不够友好。如果触摸屏能够提供更多触感,也许会更受欢迎一些吧。
所以柔软触摸屏的研发就被提上了日程,而且看起来有些已经快成为现实。诺基亚开发的技术能让屏幕上的某一处区域产生震动,苹果公司早在几年前就申请了一项柔软的触摸屏专利,在屏幕下垫上一层透明触点,让人们能够获得如同真正键盘般的触感。不过它们的上市时间还都不好说。
现在,微软公司也开始开发这类产品了。几天前,微软公司的一项专利通过审批,也许能够让我们看到未来触摸屏的样子。它用安装在屏幕下的摄像头判断出用户手指即将接触屏幕的位置,然后向相应位置射出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来让人们的手指接触到特定类型的表面触感:石头、木头,或者玻璃。微软在这项专利中使用了一种新材料,它能够对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起反应:当接收到某种波长的紫外线时,这种聚合物将会凸出表面;而接受到另一种波长的紫外线,它就会变平滑。在这项专利中,微软公司将这种形状记忆聚合物做成和像素一样大小,覆盖在显示屏上面———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像素都可以分别驱动以提供不同的触感。
基于目前的技术原理,这种技术可能会用在更大的触摸屏设备上,例如微软公司一直推广的sur-face桌式电脑。也许过不了多久,这种电脑就可以伪装成木头茶几的样子;而手机,可能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