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采购排队叫号系统出现"价格垄断"
[前进者讯]据悉最近,位于苏北地区云台镇(化名)卫生院的张院长(化名)比较烦。事情源于江苏省卫生厅的一份文件。该文件明确要求:"为强化预防接种基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化接种门诊建设,力争数字化接种门诊覆盖率接近40%,其中农村地区达到30%以上。"根据文件和上级卫生部门部署,当他按要求采购时,却发现市场上只有一家软件公司的产品能够满足要求,且报价高达10万元,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不就一个叫号系统么,像银行里的那种才不到1万元。医院里使用的那种最多也就3万元左右,还带两个叫号机硬件设备呢。这多支出的7万余元,可是镇卫生院好几个医护人员一年的收入啊。"张院长心中嘀咕着。 数字化门诊系统全称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是为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的,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它可实现排队取号、体检、登记、接种和留观等全程引导,为接种儿童及家长提供安全、有序、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环境。作为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数字化门诊系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上海、深圳、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全国大部分地区覆盖率逐年上升。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有近2000家预防接种单位,2013年需要建设数字化门诊系统将超过700家。据调查,数字化门诊系统目前在江苏市场,主要由金卫信、沈苏两家软件公司提供。由于数字化门诊系统需要读取《预防接种客户端软件》(该软件系统由国家购买,省疾控中心负责管理,省财政每年出资500万元由企业维护,)的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却被少数几家供应商以安全为名强制垄断,导致数字化门诊系统也被捆绑销售,这也是导致文章开始张院长感到疑惑的重要原因。对于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医疗条件较为成熟的江苏省,率先实行数字化门诊系统表明了政府推动医改的决心。但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本应公开的信息平台(如接口、数据等)由个别系统维护商掌控,公共医疗资源被少数企业钻了空子,导致公共信息平台成为个别企业操纵市场牟取利润的工具;在把科技含量不高的使用软件,包装成"特供专用"作为政府平台延伸产品捆绑销售,形成"价格垄断"。同时,个别企业利用平台维护特权,以确保软件系统安全的名义,将数据与接口等实行对内开放、对外封锁,阻击市场准入,形成"市场垄断",造成公共卫生资源的浪费。供应商价格垄断和市场垄断的结果,必然导致最终实施的结果偏离政府的规划。据调查,目前江苏省数字化门诊系统建设价格畸高,原本市场采购成本仅三万元左右的产品,江苏省内各接种单位的采购价超过十万元,超过市场采购价的三倍还多。仅此一项,按江苏省近2000家预防接种单位来计算,垄断企业可以牟取1.4亿元,这1.4亿元的收入来源,是由公共财政埋单,还是让基层医院从病人那儿索取?让人生疑,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页:
[1]